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行业资讯
行业资讯

【行业内参】2020 年一季度电子信息行业生产经营状况

文章出处: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| 作者:惠联云技术 | 发表时间:2020-04-07

【行业内参】2020 年一季度电子信息行业生产经营状况 

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

 2020 年 4 月 7 日 


一、疫情对行业生产经营冲击严重 

1、行业概况(1-2 月) 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对行业 25251 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,营业 收入 1.376 万亿元,同比下降 15.1%;利润总额 487 亿元,同比下滑 82.3%;工 业增加值-13.8%。 2、主要产品产量大幅上滑 (1)计算机 2882.4 万台,同比-30.9% (2)手机 1.39 亿部,同比-33.8% (3)显示器 1567 恨台,同比-37.4% (4)电视机 1969 万台,同比-26.6% (5)集成电路 296.3 亿块,同比 8.5% (6)印制电路 5543 万平米,同比 26.9% 3、出口额首次负增长 1-2 月全行业出口额 6428.3 亿元,同比-16.9%(占全国出口总额 13545 亿元 的 47.4%,占行业营业收入的 46.7%),其中: 计算机 1281.5 亿元,同比-28.0% 手机 127.4 亿元,同比-12.4% 电子元件 795.6 亿元,同比-11.5% 电子器件 1375.5 亿元,同比-5.6% 4、亏损企业大幅增加 亏损企业 11861 家,同比增加 26.1%,其中: 手机企业 521 家,占总数的 48.3% 计算机 1065 家,占比 48.7% 电视机 92 家,占比 50.5% 电子器件 1994 家,占比 47.2%电子元件 3436 家,占比 42.8% 专用设备 743 家,占比 47.8% 5、应收账款 2.85 万亿元,占营收的 208% 6、库存 1.58 万亿元。


 二、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

据对深圳 236 家企业的调查报告(深圳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),疫情对企业 经营的影响主要有: 1、90.25%的企业受疫情影响,其中 36.9%的企业影响有限,38.6%企业可勉 强维持经营,14.83%企业可能倒闭或已经停业; 2、用工资源紧缺,人员无法按时到岗,占调查企业数的 60.59%; 3、流动资金短缺占 41.95%; 4、供应链断裂,订单无法履行,面临违约风险,占 38.98%; 5、原材料紧缺,人工、材料、物流等成本都上涨,占 37.29%; 6、主营业务成本增加,占 34.32%; 7、海陆空管控,物流受阻,占 33.47%; 8、客户订单明显减少到取消,占 56.1%; 9、企业防控成本过高,占 37.29%。


 三、二季度走势预测

企业对上半年生产经营普遍持不乐观态度 1、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全球化布局,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中,三资企业占 51%,出口占营收的 46.7%,因此供应链、产业链与全球产业呈强相关关系,包括中国的电子元器件和整机产品、日本的装备和材料、韩国的显示生产设备和存储芯片、欧洲的精密仪器与装备和美国的半导体和软件等。国际化分工导致产业链任何一个重要环节中断都会影响产业的经营。当前国内的疫情已得 到基本控制,但全球疫情快速蔓延,在 6 月底以前难以得到控制,区域封锁,口 岸关闭,航班取消,而我国作为全球第一电子大国也将难以独善其身。 2、目前国内已进入全面复工生产期,但外地人员流动性障碍、中小企业资 金困难、原材料供应不足、区域间物流受阻、人员出差困难(14 天隔离期)、全 球订单减少甚至取消,制约了复工复产的有效性,预计二季度尚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。 3、出口影响最大。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 47.4%,占行业的 46.7%, 按以往规律,每年三、四月份是出口的订单下单的高峰期,并将决定后续月份的 出口额。估计今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负增长已近定局,估计降幅在 15%左右。 4、受国际疫情影响,原材料、元器件采购困难相对严重,半数以上通信设 备制造、专用设备制造、智能设备、电子计算机、家用视听等企业都认为供应和 采购有较大问题。 5、计算机、手机、电视机等内需与出口均大幅减少,初步统计在 30%以上, 五成以上企业认为疫情将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减少。 6、据对企业的采访调查,72.5%的管理层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去年同 期下降 15%-20%;而企业负责人约有 20%认为同比下降会在 30%以上。 7、多数企业将在未来半年内降薪裁员。据对深圳企业的调查材料,若全球 疫情在 6 月底得不到控制,可能会降薪和裁员:深圳 236 家中小企业的调查,有 43.22%企业表示可以坚持 3 个月内不降薪或裁员,20.34%企业可以坚持 4-6 个月。


 四、政策建议 

1、高度重视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政治、经济、外贸、社会层面,也受制于猝不及防 的自然灾害,痛定思痛,防患于未然;必须提升产业安全意识、加强风险管控、 预警突发事件,应对可能灾情。 2、加快推进 5G 应用 5G 网络和应用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,要加快利用 5G 的 快速度、低时延、高可靠、广连接、远传输的优势,在远程指挥、生产管理、实 时监控、异地咨询、智能识别、远程检测等广泛应用。 3、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疫情冲击,将使企业更加关注资源、物流、效率、成本和创新,而数字经济 是将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资料、以算法和算力作为重要生产力、以数字生态系统作 为重要生产关系,将缓解工业企业对物质、能源、人力和资金的过度依赖,“这 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举措”(总书记语)。4、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生产资料优化配置、系统运行实时监控、运维远程精准服 务、产品质量模拟测试等工业生产过程的防控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疫情期 间,不少工业互联网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,如东方国信,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利 润比去年同期仍保持了增长的态势。 5、大力支持软件产业 疫情期间,不少软件企业仍能独善其身,如杭州的税友软件集团三月份已全 面复工复产,预计第二季度将全面达产,估计 1 季度营收增长 15%以上,上半年 约为 20%左右。注意到数字经济、5G 应用、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等都依赖于 工业软件,加快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开发,对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恢复性发展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。 6、降税减费惠企业 一是对不裁员企业给予必要用工补贴;二是降低信贷门槛和利率;三是协调 用工紧缺;四是加快人才流动;五是增加就业补贴。 7、构建全产业链 疫情使得我国产业链断点暴露过多,而中国是全球第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大 国,从长远看,根本的目标是:完善产业链,弥补关键短板;筹划弹性供应链, 实现供出多门;重在占领价值链制高点,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;最终打造产业 生态链,构建命运共同体。 一个产业防控风险的能力,既需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的支撑,更需要依赖产 业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。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,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已建立起产业基础雄厚、技术水平提升、产品门类齐全、配套能力完备、管理体 系科学的产业体系,居于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地位,这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根本 性优势,不可能因疫情冲击而改变,未来产业继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